联系电话:
130-8879-3422
Information dynamic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云展出】甘肃金城画院艺术家--张文斌

发布时间:2023-3-23



张文斌

1987年出生于陇南市礼县盐官镇

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甘肃金城画院书画家

任职于礼县第六中学

作品展览情况国家级展览:2019年7月作品《西垂暮雨》入选“重温经典”第四届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作品双年展(中国美协)2021年8月作品《水墨意象》入选“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册页)作品展(中国美协)2023年2月作品《天府风情》入选2022•天府风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美协)2022年7月作品《踏幕听瀑》入选“魅力官鹅”全国书画大赛省级展览:2017年12月作品《杨喜村写生》入选“甘肃省美术写生作品展”(甘肃省美协)2018年12月作品《郑庙村写生 一、二》入选“甘肃省写生作品展”(甘肃省美协)2019年7月作品《乡土情怀》入展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暨纪念兰州解放七十周年甘肃省中国画作品展,其作品被金城画院收藏。(甘肃省美协)2019年11月作品《方口寺写生》入展甘肃省写生展并获得优秀奖(甘肃省美协)2020年9月作品《新绿》入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省美术作品展(甘肃省美协)2021年10月作品《暖阳》入展“千年玉酒泉,醉美在肃州”——甘肃省第六届十四市(州)美术作品(甘肃省美协)2022年11月作品《5G时代.高原》入选华彩陇原•喜迎觉的二十大一第四届甘肃省美术“金驼奖”作品展

远观山水以意境胜,近视之则以笔墨为质。此古人“远观取其势,近观取其质”之谓也。山水之势,洪谷子谓筋、肉、骨、气乃画之四势也,至今为训。山水画理连篇累牍,代有妙论不胜枚举焉。纵观吾国绘事,自唐中期以来,山水独占半壁江山,工写两端绵延至今。工者以青绿法为之,错彩镂金满目绚烂;写意则纵笔横墨以写达意,不拘于物象,亦不为造物役也。明人董玄宰尝云:“所谓画者,宇宙在乎手,眼前无非生机,至若刻画细谨为造物役者,乃能损寿,盖无生机也。”与吾心有戚戚焉,余以写为法满眼生机也。  吾国写意技法之妙,本通乎书法耳。故唐人张彦远云:“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由此乃知书画同源之理。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于是乎,山水乃古今仁智之 乐也。南朝宗炳亦云:“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 质有而趣灵。……
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此山水画之滥觞也。  魏晋玄风大振,以玄对山水,故水墨为上。鲁迅先生云,吾国文化之根底在道家,故山水之魂亦归道家也。道者,何也?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又云:“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道又为象、物与精也,吾大约论之:象者心相也;物者,自然物象也;精者,亦谓精粹之意也。  故道在山水恍惚之间,亦在水墨挥洒之际。余以写意山水畅神悟道,笔之所到, 墨亦随之,笔与墨会乃成氤氲。吾家山水乃氤氲而成,形山似水余本无意,道心所在,万象在旁。张志民文|自《山水画写生创作转化研究》前言



作品欣赏




西垂暮雨》240×145cm 2020




雨后清风》240×125cm 2021




象物之生》240×125cm 2021




乡风墨韵》180×90cm 2021




《5G时代·高原》240×125cm 2022




天府风情》240×125cm 2022




湖上春来似画图》230×200cm 2022

上一页:【云展出】甘肃金城画院艺术家--范君   下一页:【云展出】甘肃金城画院艺术家--喻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