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基本常识
书写工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笔洗、笔架、笔插、镇尺、垫毡、镇纸。
毛笔:由笔杆与笔头组成局部。笔毛的笔尖部份叫笔锋,中间部份叫笔肚,杆脚叫笔跟。
练字方法:读帖、临帖(对临〕、摹帖(描红、仿影〕、背帖〔背临)。每天定量坚持。
书写姿势:坐姿要头直、身正、臂开、足安。
字占格比例:以 80% 为宜。
书法五体:篆、隶、楷、行、草。
体演变历史:甲骨、金文、石鼓、小篆、简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书圣: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其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产生于汉代晚期,唐代定型,俗称“正楷”。特点:以长方形为主,大小均匀,结构严谨:横平竖直,排列匀称,笔画之间讲究穿插挪让、照应连贯, 字的重心平稳,循规蹈矩。工整、端庄。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颜体被称为楷书盖世典范。
笔法:用笔的方法(规律),是书写的根本技法,也是最重要的技法以正确的执笔与运腕为条件,用笔是关键。
五指执笔法:五指在毛笔笔管的中部,采用按、压、勾、顶、抵之法。钢笔采用三指执筆法。
运腕:着腕、枕腕、提腕、悬腕。
用笔:又叫“行笔”,笔画落纸起而动作时各种点画起止运行的规律。
要求中锋铺毫,让笔心常在点画中运行。
用笔规律:每写一笔画都包含着起笔、行笔、收笔三步,这叫“一波三折”,即运(用)笔三部曲。包括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提笔与按笔、转笔与折笔;轻与重、涩行与疾笔、中锋与偏锋。
用笔根本法:楷书笔锋都是“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笔的运行不能呆板地平来直去,而要“横画竖下,竖画横下,逆入平出,收笔藏锋,有往必收,无垂不缩”。
笔顺:笔划的书写顺序。先横后竖,从上到下,先撒后捺,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